想要擁有更乾淨、健康的未來,關鍵就在於我們每天所做的小決定。因此我們持續精益求精,以更負責任的態度使用能源、水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,為環保盡一份心力。也因如此,我們決定以循環設計原則打造 Gradient Canopy,藉此減少對有限自然資源的需求。循環設計的目標是盡量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,這也是我們在建築物中大量採用回收與再生材料的原因。
我們在 Gradient Canopy 整棟建築物內使用了 30 多種回收產品,其中包括原本會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回收木材、自行車架、儲物櫃、地毯和瓷磚。大規模使用這些回收材料,使這棟建築物獲得國際未來生活研究所 (ILFI) 生活建築挑戰賽 (LBC) 材料花瓣認證,這項認證旨在協助打造無毒、促進生態修復且公開透明的材料經濟系統。
由於這棟建築物規模龐大,我們必須制定多種策略,以合理的規模取得再生材料。例如,採購再生瓷磚或地毯等物品極具挑戰,因為設計規範需要大量使用這些材料,而且必須在尺寸、顏色及材質上保持一致。
我們運用了一項重要策略,就是重複使用 Google 倉庫中現有的材料,具體來說,我們審視了備用材料,包括先前專案中未使用的剩餘材料,以及在建築物拆除前回收的物品,藉由這種方式,建築物中的地毯瓷磚、自行車架、瓷磚和吸音天花板磚都得以順利回收利用。
我們採用回收材料的另一種方法是,使用來自各種來源的在地再生木材。例如,我們使用施工過程中拆除的木材,來製作遍布整個建築物的長椅。此外,我們還向當地供應商購買回收木材,以用於製作自行車存放區的牆板和 Google 商店的地板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