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收材料

優先考慮材料重複利用,以產生積極的環境影響。

5 分鐘

相片:Mark Wickens。

Curious (好奇) 熊是一個由 Mr & Mrs Ferguson Art 創作的巨型灰熊雕塑,其毛皮由超過 160,000 萬枚美分硬幣製作。相片:Mark Wickens。

想要擁有更乾淨、健康的未來,關鍵就在於我們每天所做的小決定。因此我們持續精益求精,以更負責任的態度使用能源、水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,為環保盡一份心力。也因如此,我們決定以循環設計原則打造 Gradient Canopy,藉此減少對有限自然資源的需求。循環設計的目標是盡量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,這也是我們在建築物中大量採用回收與再生材料的原因。

我們在 Gradient Canopy 整棟建築物內使用了 30 多種回收產品,其中包括原本會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回收木材、自行車架、儲物櫃、地毯和瓷磚。大規模使用這些回收材料,使這棟建築物獲得國際未來生活研究所 (ILFI) 生活建築挑戰賽 (LBC) 材料花瓣認證,這項認證旨在協助打造無毒、促進生態修復且公開透明的材料經濟系統。

由於這棟建築物規模龐大,我們必須制定多種策略,以合理的規模取得再生材料。例如,採購再生瓷磚或地毯等物品極具挑戰,因為設計規範需要大量使用這些材料,而且必須在尺寸、顏色及材質上保持一致。

我們運用了一項重要策略,就是重複使用 Google 倉庫中現有的材料,具體來說,我們審視了備用材料,包括先前專案中未使用的剩餘材料,以及在建築物拆除前回收的物品,藉由這種方式,建築物中的地毯瓷磚、自行車架、瓷磚和吸音天花板磚都得以順利回收利用。

我們採用回收材料的另一種方法是,使用來自各種來源的在地再生木材。例如,我們使用施工過程中拆除的木材,來製作遍布整個建築物的長椅。此外,我們還向當地供應商購買回收木材,以用於製作自行車存放區的牆板和 Google 商店的地板等。

相片:Mark Wickens

Google 商店的地板採用回收木材製成。相片:Mark Wickens。

Gradient Canopy 的另一項循環設計目標是實行宏大的建築廢棄物管理目標,盡可能避免將材料送往垃圾掩埋場。截至 2023 年 8 月,我們將超過 90% 的建築廢棄物從垃圾掩埋場轉移,並透過封閉式循環牆板計畫,於 2020 年至 2022 年間回收了大約 25 萬公斤的石膏板廢棄物。

我們還與氣候技術公司 Rheaply 合作,這間公司在灣區建立了建材與其他資源的線上交易平台。Bay Area Reuse Marketplace 讓當地企業能以符合成本效益的價格,取得多餘或可回收利用的資源,例如家具、固定裝置、設備和其他建築材料。我們不僅將 Gradient Canopy 專案所購買的多餘材料納入 Rheaply 網路,還與 Rheaply 合作擴大 Google 內部材料再利用的規模。我們正尋找新的方法來簡化再利用流程,讓循環使用成為常態,而不是讓不同專案團隊各自尋找材料並協調時間表,導致效率不彰。